情绪障碍

首页 - 心理知识 - 情绪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13 - Dec - 2024

浏览数:50

作者:京师辅仁心理咨询


      自恋型人格障碍具有哪些特征,它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本质特征就是自我夸大、需要被人羡慕和缺乏移情能力。往往具有这种障碍的人常常夸大自我的重要感,沉浸在无止境的对成功,对权力和美貌的幻想当中。他们通常相信自己是出众的、特别的,或者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他们希望别人也是这样看待自己。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有明显的权威感,他们也缺乏对他人需要的敏感性,有利于和剥削他人的倾向。

      很多研究者发现有些青少年故意夸大自我,这就可能被误当作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家庭有极大的关系,往往他们的父母表面上以一种可预见的组织的很好的方式行使职责,但却带有某种程度的冷淡和漠不关心。自恋型人格障碍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母亲在情感上往往没有安全感,她会保持自我陶醉的平衡,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依赖于孩子的行为或表现,而这个孩子又能自发的对母亲的需要进行回应。自恋者的家庭一贯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来满足父母的需求,儿童扮演的家庭角色导致了他自恋特征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质

      有些人具有过多的先天攻击性,使个体偏向于具有自恋型人格特征,因为攻击性强的人有大量的攻击驱力需要得到调和。儿童的气质也是影响儿童自恋型人格特征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母亲和儿童的气质是否匹配,更容易发展儿童的自恋性人格特征。

2.受重视程度

     每个父母对于养育孩子的过程都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孩子在疫情的过程中经历了父母的焦虑,这就引起了孩子的苦恼,这时候父母试图安慰孩子,通常是不成功的,这导致了父母潜意识与自恋的挫败。所以父母越是担心孩子就越容易陷入这种循环,这也增加了孩子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机率。

3.性别

    基于社会和文化的基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自恋型人格障碍。

4.与父母生活中重要他人相似

     如果一个孩子使其父母想起了一个深爱的家庭成员,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会经常受到表扬,也会增加他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率。

5.先天才能

      在一个家庭里具有先天才能的儿童特别容易引起父母的重视,被理想化。这个儿童长大后也容易患自恋性人格障碍。

那么治疗自恋性人格障碍常用的有哪些心理疗法呢?

1.催眠疗法

2.精神分析疗法